今天5月15日,是第三十二個全國助殘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殘疾人事業一定要繼續推動”,要“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絕不能讓殘疾人掉隊。近年來,新興際華集團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助力殘疾人事業,大力開展“讓生命聽見聲音”人工耳蝸公益幫扶活動,幫助聽障患者回到有聲世界,重塑生活信心,增強致富動力。
(一)
2021年,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賈世瑞親自部署、親自安排,根據國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考核和《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集團公司安排400萬定點幫扶資金,為兩個定點幫扶點甘肅定西市和內蒙古四子王旗的40名聽障患者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集團所屬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力聲特”)作為人工耳蝸制造商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逐人量身定制方案,組織專家教授及相關醫護人員實施植入手術,并取得圓滿成功。
該項目于2021年9月立項,10月定西市安定區殘聯和四子王旗殘聯確定醫學初篩救助名單;11月確定篩查和手術醫院,12月分批完成篩查和手術。2022年1月陸續開機,目前處于言語康復指導階段,跟蹤回訪反饋整體效果良好,上海力聲特將繼續做好全過程使用指導和跟蹤服務。
5月12日,新興際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賈世瑞前往甘肅定西深化定點幫扶工作,在當地與兩位參加“讓生命聽見聲音”公益救助項目的人工耳蝸植入者親切交流,了解患者在植入后的生活工作情況。
除新興際華集團自主實施的幫扶項目外,近兩年來,新興際華集團還和中國三峽集團等多個企業和基金會建立公益幫扶合作,實施了人工耳蝸公益幫扶項目,累計救助近200名聽障患者。不僅植入者對康復效果感到滿意,植入者家屬對力聲特人工耳蝸也非常滿意,所有植入者都已順利回歸正常生活。
(二)
上海力聲特是一家集“產、學、研、醫”于一體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掌握了人工耳蝸植入芯片、編碼策略、植入電極設計等所有核心技術,已擁有130余項知識產權,其中發明專利20項。其中,“人工耳蝸基礎研究、研制與臨床應用”項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21年7月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年獲6歲以下人工耳蝸植入許可,實現了產品全年齡段覆蓋。2022年被國務院國資委確認為“科改示范企業”。
在2022年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評審中,新興際華集團所屬上海力聲特人工耳蝸微彎電極設計,榮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上海力聲特對人工耳蝸植入者提供全周期的終身服務,從產品服務,維護保養,調機,康復四項需求出發,為植入后適應有聲世界做好充分的服務保障。為了準確、全方位地傳遞有溫度的服務,上海力聲特在植入者集中區域開展面對面服務活動,讓患者及家屬更便利地體驗四個階段的服務,改善現階段的聽能問題,全方位建立提升聽能信心。人工耳蝸產品將與植入者終身相伴,隨訪、培訓將始終貫穿患者使用人工耳蝸的全周期,上海力聲特的服務也將持續有效地與患者一路相隨。
目前,上海力聲特人工耳蝸已經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院等國內100多家醫院進行了推廣,從臨床試驗開始至今已幫助3000余名重度聽障患者恢復聽聲重回有聲世界,受到植入者一致好評。上海力聲特已與中國聾人協會、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北京紅心相通基金會、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等社會各界公益基金、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矢志造福更多聽障人士。
(三)
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我國聽力殘疾人數(含多重殘疾中的聽力殘疾者)達到2780萬。其中約有739萬人屬于重度及極重度耳聾,另外每年新生聾兒約2.3萬。聽障人群各地分布與人口總數呈現正相關,人口越多聽障人口越多,但農村人口中因經濟狀態、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的影響,得到救助及治療干預的聽障人群較發達地區明顯偏低,尤其是西北、西南等貧困地區的農村人口未得到相關救助的人群占比更高。當前,中國人工耳蝸植入總數9萬例,植入量不足2%,仍存在大量重度和極重度耳聾患者需要進行聽力干預。
在央企幫扶地區,同樣存在諸多聽障患者因年齡超出國家救助范圍,經濟條件有限,無法承受植入人工耳蝸的費用,而失去勞動能力,無法融入社會。這些聽障人群迫切需要央企提供資金幫助,用于植入人工耳蝸恢復聽聲,重回有聲世界。站在鄉村振興新起點,全面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筑牢防返貧底線,對聽障患者進行專項救助有重要意義。未來,新興際華集團將在國務院國資委領導下,與兄弟央企、公益基金會等一道,深入推進“讓生命聽見聲音”人工耳蝸公益助殘活動, 幫助更多聽障患者自立自強,擁有更出彩的人生。